【快播报】广东超早产儿救治纪录刷新
6月14日,看着睡得香甜的超早产儿年年(化名)粉扑扑的脸蛋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(下称“广医三院”)新生儿科的医生不禁露出了笑容。
【资料图】
年年出生时胎龄24周,体重仅385克,是个“掌心宝宝”。经过医护人员168天的照顾,现在年年体重达到了4460克,各项生命体征稳定。当天,年年在爸爸、妈妈和奶奶的陪伴下顺利出院。
广医三院介绍,近两年,该院救治胎龄25周及以下超早产儿的成功率超过60%,而此次救治成功的年年是该院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早产儿,也刷新了广东省超早产儿救治的纪录。
37岁的顾女士好不容易怀上二胎。但怀孕22周时,她被诊断为“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”,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。为此,广医三院与家属进行充分协商后,决定让怀孕24周的顾女士提前终止妊娠。
2022年12月28日,年年顺利出生了。“年年的胎龄只有24周,根据国际上的胎龄划分标准,不满28周出生的属于超早产儿。”广医三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繁介绍。
出生后的年年体重仅有385克,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,大腿只有成人的食指粗,嘴巴只有“花生米”大小。面对救治难度极大的年年,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立即将他转移到多功能保温箱,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复苏抢救措施。现场复苏成功后,年年随即被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(NICU)进行后续救治。
一到NICU,年年就被换上了有创呼吸机支持治疗。医生们抓住“黄金1小时”,在年年尚未闭合的脐静脉处成功置入脐静脉导管,为他不断输送营养和输注治疗药物。
“年年曾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肺动脉高压、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问题。”吴繁说,新生儿科护理团队为此执行了24小时“一对一”专人专护,在历时57天后,年年才成功由有创呼吸支持过渡至无创呼吸支持。
败血症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、动脉导管未闭……年年曾出现一系列身体问题。在NICU全体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齐心协力下,年年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“抱着年年,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心跳和呼吸。”今年4月,回到顾女士怀中的年年,很快就脱离了呼吸支持和氧疗,各项身体指标也趋于正常。
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厉思璇 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 白恬 张迅恺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