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美南阳 强化生态建设保一泓清水北送|全球要闻
(相关资料图)
绿色中国南阳4月26日电(融媒体记者耿国彪)“我们邹庄村采取‘支部引领+龙头带动+全民参与+集体经营’的模式,高标准建成草莓大棚375座。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绿色生态和良好水质,邹庄村的草莓整体长势良好,个大色艳,口感上乘,产量丰足,一经采摘便销售一空。2022年,我们村草莓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,带动村民务工1000余人,户均增收2万元。”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村的导游讲解员向记者说。
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村,邹庄村2011年6月从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此重新安家。该村以葡萄、猕猴桃、草莓、乡村旅游等产业为抓手,提升村民收入、壮大集体经济,基本实现了移民群众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发展、可致富。
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,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淹没区和移民搬迁安置区,是干线最长、移民最多、工程量最大、环保任务最重的省辖市。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库区水质,南阳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,铸造了永载史册的“移民精神”。
站在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岸边,环库烟波浩渺,青山叠翠,万鸟翔集,蔚为壮观。
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1050平方公里,其中南阳境内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,占48.2%。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涉及淅川、西峡、内乡、邓州4个县市,总面积6362平方公里,占河南的82%。
南水北调,源起南阳;千里调水,始于淅川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,南阳市淅川县保水护水任务艰巨。近年来,淅川立足水源涵养面积大、荒山绿化任务重的特殊县情,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,把造林绿化作为保水护水的重要举措,围绕库周荒山,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配套措施相结合,适地适树、宜苗则苗、宜播则播,每年以10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。
“目前,累计投入资金10余亿元,治理石漠化40.7万亩,在环库打造白渡、向阳、武家洲、葛家沟、岵山、双泉观、西岭等5000亩以上石漠化治理造林点近20个,环库森林覆盖率达到61.7%,‘青山抱绿水、绿水映青山’已成为库周真实写照。”淅川县林业局副局长李成涛说。
近年来,南阳市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坚决扛稳水质保护政治责任,严守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,厚植绿色发展优势,让绿色成为南阳最靓的名片。
南阳市一是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,做好“扩绿”文章。2019年以来,全市累计新造林174.8万亩,造林总量连年位居全省首位。林业用地面积1822万亩,森林面积1468万亩,森林覆盖率40.51%,森林蓄积量4083万立方米。二是以国储林等项目建设为重点,做好“支撑”文章。南阳市通过争取上级资金,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等工具,积极探索构建生态治理多元投入机制。目前累计投资76.35亿元,完成营造林104.69万亩,在项目建设中探索实施的南阳“3+3+N”模式在全国推广。三是以“生态经济化”为主线,做好“增收”文章。坚持把经济装进生态的篮子里,瞄准“生态受保护、林业增效益、群众得实惠”的目标,念好“山水经”,打好“生态牌”,做强生态旅游、高效特色农业、休闲康养、中医药产业,以绿色添活力,向生态要效益,让更多“好风景”变成“好前景”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生态旅游景区景点20余处,年接待游客1600万余人次,生态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上,趟出了一条水清民富生态美的发展新路。
南阳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马冰表示,南阳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坚决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、水质安全、供水安全, 全域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持续厚植自然生态优势,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如今绿色已经成为南阳最鲜明的底色,生态是南阳最厚实的家底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