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尾葵和散尾葵的区别(凤尾葵和散尾葵没有区别)
凤尾葵和散尾葵没有区别,凤尾葵一般指散尾葵,这是棕榈科、散尾葵属散生常绿植物或小乔木,生长在热带气候,它的叶片十分美观,宛如凤尾,常作室内盆栽来养,还可以在庭院里栽种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.株型特点
凤尾葵是丛状植物,它株丛较大,枝叶茂密,一片翠绿。这种植物高度在2-5米,叶子比较长,叶羽状,小枝细长,十分洒脱。
2.种植技术
凤尾葵可以采取种籽播种的方法来培养幼苗,也可以用纤插法来栽种,一般在每年4月份上下开展,幼苗生长期内不能曝晒,要勤浇水。
3.生长习性
凤尾葵喜温暖、湿冷、半荫的环境,气温20℃下列它叶子容易变黄,所以要注意养护的温度适宜,冬天一定要放到室内养,不然它会被受冻。
4.浇灌方式
在生长期要确保盆土潮湿,凤尾葵喜爱湿润的环境,每周需要浇灌2-3次,注意不要让土壤存水,不然植物容易烧根。
散尾葵和凤尾竹的区别
凤尾竹与散尾葵的区别如下:
散尾葵和凤尾竹在外观上有着很大的区别,散尾葵个头会比凤尾竹高大一些。二者的叶子也不一样,散尾葵的叶子要显得更大更久。从根茎方面来讲,散尾葵的根茎比凤尾竹的根茎要粗,并且散尾葵的茎是实心的,凤尾竹的茎却是空心的。
散尾葵在生长过程中,对于水份的需要很大,基本上隔一天就要浇一次水,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要对其多一些关注,而凤尾竹并不需要太多的水份,基本上每周浇一次水就行了。此外凤尾竹要更好养活一些,它只要在零度以上的环境之中都能够正常生长,可是散尾葵的生长环境假如温度低于十度就不能生长。因此散尾葵的养植要更严苛一点。
散尾葵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,观赏性极高,其实其对于环境的净化作用也很大。在散尾葵的生长过程中,他会吸收气体之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、甲醇等有害气体,而且释放出氧气,还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,避免气体过分干躁。因此栽种散尾葵的话可以很好的净化周围的空气。
凤尾竹和散尾葵的区别
凤尾竹和散尾葵的区别如下:
1.科属区别。凤尾竹是禾本科_竹属植物,而散尾葵是棕榈科散尾葵属植物。
2.株型区别。凤尾竹生长高度为3-6m之间,散尾葵的生长高度为2-5m之间。
3.叶子区别。凤尾竹叶子边沿微齿裂,线型,散尾葵的叶子羽状全裂,披针形。
4.生长习性区别。凤尾竹性喜阳光,散尾葵喜背阳。
凤尾葵和散尾葵区别?
算得上是同一种物品。
散尾葵
别名:Chrysalidocarpus lutesens
别称:凤尾葵
科属:棕榈科散尾葵属
散尾葵为棕榈科散尾葵属散生常绿绿叶植物。 散尾葵为灌木或小乔木,在原产地可高达3-8米。茎干 光滑无毛边,上有显著叶痕,呈环纹状,基部多分蘖,呈丛生状生长。叶片滑细长,羽状复叶,长 40-150厘米;小枝及叶茎稍弯折,顶端绵软;小羽片披针形,长20-25厘米,左右两边不一样,叶轴中间有背隆起;叶片亮绿色 ,细长的叶茎和茎干金黄色。散尾葵的产非州马达加斯加岛。我国育种种植普遍,在华南区能作庭园种植或盆栽种植,其它地区能作盆栽欣赏。其性喜温暖湿润、 背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,不耐寒,较耐阴,畏烈日,适合生长在松散、排水良好、含有腐殖质土壤。散尾葵可用栽种和分株繁殖。播种繁殖所用种籽国内不宜采集到,多从国外进口。 常规的箯多用纤插,于4月上下,结合换盆开展,选基部分蘖多的植物,除掉部分旧盆土,以利刀从基部相接处把它分割成数丛。每丛不宜太小,须有2-3株 ,并保留好根系;不然纤插后生长迟缓,且影响欣赏。分栽后置于较高湿温度环境里,并经常洒水,便于恢复生长。散尾葵盆栽可用腐殖土、泥碳土加1/3河砂及部分底肥配制成营养土。它蘖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,盆栽时,因较原先栽的稍深些,以防嫩芽更好地扎根。5-10月则是生长旺盛期,必须提供 比较充足的肥水条件。平时维持盆土常常潮湿。夏秋高温期,还要经常维持植物周边有较高的空气湿度,但切勿盆土存水,以免造成烧根。一般每1-2周 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,以推动植物旺盛生长,叶色浓密,秋冬季可少上肥或不上肥,同时保持盆土干湿情况。散尾葵喜温暖,冬天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,一般10℃左右 可比较安全过冬,若温度过低,叶子会发黄,叶尖变枯,并导致根处损伤,影响来年的生长。它喜背阳,春、夏、秋三季应遮阴50%。在室内种植欣赏宜置于较强漫射光处;它还能耐较昏暗环境,但要定期移至户外光线较好处养护,便于恢复,维持较高的欣赏情况。假如环境干躁、通风不良,容易发生红蜘蛛和介壳虫,故 应定期用800倍氧化乐果喷撒预防。散尾葵枝干开业,枝叶细长而略下垂,株形婆娑优美,姿态潇洒自如,是有名的热带绿叶植物。它较耐阴,适用于室内绿化装饰。一般中小盆可布置客厅、书房、卧房、会议厅等,可供较长期欣赏。在较阴暗的室内持续欣赏1-2个月,仍可保持较好的欣赏情况。大株栽种于木盆,布局于大厦过厅、大堂等处,可体现热带凤光。
关键词: